從驅牛趕馬,到燃煤燒油,從生物能到化學能,縱觀人類出行工具的變遷史,一條基本的脈絡就是,作為驅動車輪的能量來源,變得越來越輕量和高效,尤其是在進入到工業化時代,不到200年的時間,能源的攜帶已經從蒸汽機車后那巨大的煤車,縮小到一只60升左右的汽車油箱。
將電能引入交通工具,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都無法突破軌道的束縛,而當人們開始嘗試電動汽車的時候,發現又回到了能源攜帶的原始困局,蓄電池的續航里程依舊是目前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瓶頸。
此時,立足于移動能源戰略的漢能卻開啟了一場人類出行工具史上的新革命——不插電無限行駛。
7月2日,漢能向全球發布了4款以太陽能為核心動力的電動汽車,不同于以往的實驗室樣品,漢能宣稱此次推出的全太陽能動力汽車完全具備了可商業化的基礎。
當然,漢能首先要面對的是來自于各方的質疑,從技術可行到產品定位,從成本控制到產業鏈整合……或許,從實驗室到馬路的距離,也是漢能太陽能汽車從夢想到現實的距離。那么,這個距離究竟有多遠?
不插電無限行駛技術完全可行
此次漢能總共發布了4款全太陽能動力汽車,分別為HanergySolarA、HanergySolarO、HanergySolarL和HanergySolarR,4款車根據不同用戶需求,設計定位和指標參數各不相同。
事實上,這4款車已經是漢能自主開發的第二代產品,在去年10月份的時候,漢能曾經推出了第一代全太陽能動力概念車——HanergySolarPower,該車第一次將漢能所獨有的柔性砷化鎵技術覆蓋到電動汽車表面。
將太陽能作為汽車動力來源,并非是漢能的突發奇想,而是已經籌劃了3年時間。